
▲規律性飲奶能有效降低乳糖不耐症。(取自昵圖網)
牛奶是一種富含優質蛋白的食物,但是總有人不愛它:有的人喝不慣,有的人喝不下,有的人則是不敢喝。想要真正與牛奶「牽手」,我們還需要更瞭解它。
一般來說,空腹飲奶容易出現乳糖不耐症。乳糖不耐症是指一部分人因體內缺乏乳糖酶,不能有效地吸收乳糖,在食用乳糖後出現腹脹、腹痛、噁心等症狀。
應保證規律性飲奶
有人會問,我們每個人從小不都是喝母乳、牛奶長大的嗎?為什麼長大後就喝不得牛奶了?這其實關乎我們的飲食習慣。人小的時候,唯一吃的食物就是母乳,用來維持生長發育時所有的營養所需,人體內是含有乳糖酶的,幫助消化分解母乳帶給人體的養分。
大多數人在成年之後沒有天天喝牛奶的習慣,就相當於切斷了乳糖的來源。沒有乳糖的誘導,乳糖酶就沒有了「工作的動力」,就會出現「罷工」的現象,而引起身體不適。
那麼,乳糖不耐的人如何喝奶?
方法一,拿優酪乳代替牛奶。牛奶是優酪乳的原料,經乳酸菌發酵而成,牛奶經過發酵,其中的乳糖被水解成半乳糖和葡萄糖,也就不存在乳糖不耐受的問題了。
方法二,少量多次飲奶。少量多次的好處在於,不僅可降低單次飲奶中大量乳糖對身體不耐受產生的不適影響,還可以逐漸將已消失的乳糖酶再次誘導出來。只要保證規律性的飲奶次數和數量,乳糖不耐的症狀基本上可以消除。
方法三,吃點主食再飲奶。先吃主食墊胃再喝奶,這樣可以緩解乳糖對腸胃直接的刺激作用,減少不適症狀,同時也能避免空腹飲奶所造成的營養流失。
牛奶、雞蛋不能同食?
此外,也有人提出:牛奶中含有碳酸鹽,雞蛋蛋黃中含有鐵,這兩種物質結合在一起可生成不易吸收的磷酸鐵。時間一長,會出現缺鐵性貧血,臨床上稱作「牛奶、雞蛋貧血症」。這種說法到底能不能站得住腳呢?
需要強調的是,牛奶中富含的是鈣、磷、鉀元素,而並沒有碳酸鹽。那麼退一步說,磷酸鹽和雞蛋蛋黃中的鐵結合成為磷酸鐵,從而妨礙鐵的吸收,這種可能性有沒有呢?
雞蛋本身並不是提供鐵的好食物,且鐵的吸收率低。無論是否遇到牛奶,用雞蛋來補鐵都很不理想。牛奶也是典型的貧鐵食品。因此如果真想補鐵,大可不必和牛奶、雞蛋過意不去。只要吃些富含血紅素鐵的紅肉和內臟類,以及富含維他命、可以幫助鐵吸收的蔬菜水果類食物,就能解決補鐵問題。
所以,不要再戴著「有色眼鏡」看牛奶了。從今天開始,重新把有營養價值的牛奶等乳製品納入你的食物清單,盡情的享受食物帶給你的盛宴吧!
(作者為營養師)
相關新聞
最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