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Blogtrottr
《中時電子報》醫藥健康
旺報醫藥健康提供您有關醫療的政策與新知、健康的概念與保養,另外還有特殊疾病的相關資訊,讓您懂得維護健康。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The Best Way to Manage your Money.

Start using Mint today to set a budget, track your goals and do more with your money.
From our sponsors
夏季受寒埋隱患 少吃辣、勿貪涼
May 24th 2014, 23:26, by 秦琴

2014年05月25日 04:10 旺報

秦琴

在24個節氣中,小滿是炎熱夏季的開始,此時要做好「未病先防」的工作,例如在夏季受寒,那麼,就會為秋季咳嗽埋下隱患。因此,有以下4點需要注意:

1、少吃辛辣的食物。夏季容易煩躁上火,且食慾會下降。此時,大多數人會選擇辛辣的食物來為自己開胃,而夏季是一個養心時節,保持良好的心境很重要,因此,飲食要規律,多吃水果蔬菜粗糧,少吃肉類,倘若腸胃不好,可以熬一些稠一點的五穀粥或者軟的米飯。

2、不要貪涼。不要為了一時痛快而吃冰鎮水果,最好是喝溫白開水、吃常溫的食物,這樣既能有效地降溫,還不會讓腸道不舒服。此外,空調溫度也不應開得太低,容易讓身體受寒,特別是有關節炎的人更要注意。平時可以準備一件長袖的衣服,在不方便調控室溫時加衣,避免著涼。

3、保證睡眠充足。夏季容易失眠,在晚上睡前,泡泡腳,放鬆一下,有助於睡眠。午間可以午睡一下,一般以半小時到1小時為宜;倘若不想睡,也要閉目養神,讓身體得到恢復。

4、保持心情舒暢。多外出散散步,欣賞一下外面的美景,平時可以選擇練練書法、唱唱歌、打太極等比較舒緩的活動,保持情緒的平穩,以免情緒過度波動、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機率。

以上4點看起來簡單,卻總令人忽視,需要提醒的是,下一個季節的疾病會是上一個季節埋下的隱患,切勿給自己的身體留下生病的苗頭。除此之外,日常生活中還是要堅持食物多樣化、運動每天相伴,讓自己開開心心地度過每一天! (作者為營養師)

相關新聞

最熱新聞

夏季吸陽氣 孕育正當時
May 24th 2014, 23:26, by 記者吳一鳴/北京報導

2014年05月25日 04:10 旺報

記者吳一鳴/北京報導

▲在深圳舉行的國際孕婦比賽。(中新社資料照片)

▲在深圳舉行的國際孕婦比賽。(中新社資料照片)

立夏剛過,意味著春天已經離去,夏天開始。北京御源堂中醫診所所長徐文波介紹,《黃帝內經.四時調神大論》記載:「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由此可見,夏天是孕育的好季節。

夏季主「長」,所謂「陽生陰長」,萬物只有採足了陽氣才能自然繁育生長,從夏季花枝繁盛、果樹開始結籽中可感知此理。《皇帝內經》提倡「夜臥早起,無厭於日」,入夏後,生活作息應當調整(可以想像自己是一朵向日葵),時常到戶外曬太陽,提升身體代謝的速率,想孕或懷孕的女性都需要多吸收陽氣。

不只對母體,夏季的陽氣也非常有助於胎兒的成長。哈佛大學的科學家曾搜集世界各地共2.1萬名兒童資料,歷時7年跟蹤調查,從樣本中得出「懷於夏季的孩子會更樂天」的結論。從中醫角度而言,這可以從夏季陽氣旺盛加以解釋,十月懷胎必不能全季,徐文波認為,懷於冬季的孩子普遍體質較寒,而懷於夏季則長得快、骨骼結實。

徐文波打比方形容,女性的子宮好比土壤,溫度、濕度、厚度適宜才能有效地承載種子──精子的著床。夏季是一年一度排汗的時候,要養生就必須「使氣得泄」,代謝最旺盛卻長時間關在冷氣房裡「無汗」,得小心寒氣堆積成「伏寒」、「陳寒」,傷害女性身體。這般「土壤」,任憑往上撒多少「種子」都難以生根發芽。

薏仁是夏季清除體內濕毒的良品,還可以治療多囊卵巢綜合症等時序錯亂病。此外,一般的紅色或者黑色食物都具有補血功效,如桑葚、紅棗、紅豆。

相關新聞

最熱新聞

女性養生 要做足功夫
May 24th 2014, 23:26, by 李新珍

2014年05月25日 04:10 旺報

李新珍

▲鞋子的好壞會影響女性的身體健康,圖為3月25日,模特兒展示台灣女鞋品牌。(新華社)

▲鞋子的好壞會影響女性的身體健康,圖為3月25日,模特兒展示台灣女鞋品牌。(新華社)

夏季氣溫不斷上升,不少女性已經換上了單鞋(指單層皮或單層布的鞋子,即材質不厚)甚至拖鞋、涼鞋。但是,一則「養生不宜早穿單鞋」的微博給不少準備穿單鞋和涼鞋的女性點出許多提醒事項。

這則微博寫道:現在很多年輕女孩,很早就開始穿單鞋,對身體非常不好。腳和小腿是人體三陰經和三陽經的總匯,小腿內側為肝、脾、腎三陰經,外側為膽、胃、膀胱三陽經,對人體來說非常重要,所以一定要注意保暖,不宜過早穿單鞋。

足部是經絡必經之處

中醫認為「諸病從寒起,寒從足下生」。正如微博中提到的那樣,人體的足部有很多經絡循行經過,如果感受寒邪,容易阻礙經絡暢通,不利氣血運行,從而誘發疾患。從西醫的角度來說,腳離心臟最遠,足部血液回到心臟不僅過程長,而且需要足夠的壓力。因此,離心臟最遠的足部血液必須依賴於腳部肌肉正常的收縮功能,足部受寒恰恰會削弱這一功能。

女孩子足部經常受寒還會使寒氣傳入體內導致月經不調、宮寒不孕等婦科疾患。現在很多鞋子都包得很淺,前面勉強包住腳趾,卻把趾縫根部露出來;還有的鞋子沒有腳後跟,這種鞋雖然穿起來寬鬆舒適,但是腳後跟保暖對人體還是很重要的。換季時節氣溫尚不穩定,更不宜光腳穿單鞋,並且腳踝也不宜過早裸露,還是要穿雙合適的襪子來護足。

按大敦穴緩解寒冷

如果腳尖發涼,一般多為頭部疾病,如頭痛、頭脹、失眠、腦部供血不足等疾病;足跟部冰涼,多為腎虛;若全足冰涼,多屬下肢循環欠佳,氣血雙虛的徵兆。所以此時節足部保暖依然重要,不建議過早換上單鞋,並且要穿好襪子。

過早穿單鞋和涼鞋最大的不適就是冷感,對於女性而言尤其如此。人體有一個穴位能輔助治療冷感症,那就是大敦穴。

大敦穴自古以來亦被視為鎮靜及恢復神智的要穴。此穴位為人體足厥陰肝經上的主要穴道之一,「大敦」好似大樹的墩子,古代醫家為此穴位取名意指此穴內氣血的生發特性。中醫認為,大敦穴的物質為體內肝經外輸的溫熱水液,而本穴又為肝經之穴,無論是怕冷的女性還是容易疲睏、精神不振的女白領都不妨嘗試一下這個穴位的功效。

大敦穴位於大拇趾(靠第二趾一側)甲根邊緣約2毫米處。按摩大敦穴一般採用指壓法:指壓時強壓7至8秒再慢慢呼氣,冬季容易賴床的女性不妨在暖暖的被窩裡重複按幾次。

(作者為江蘇省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醫師)

相關新聞

最熱新聞

天漸熱 中醫推薦艾草驅寒
May 24th 2014, 23:26, by 記者吳一鳴 /北京報導

2014年05月25日 04:10 旺報

記者吳一鳴 /北京報導

▲天氣漸熱,寒性體質的人容易因寒邪入侵而致病。(取自昵圖網)

▲天氣漸熱,寒性體質的人容易因寒邪入侵而致病。(取自昵圖網)

天氣漸熱,對於寒性體質的人來說,又將迎來吹空調風的生活狀態,或許會使寒邪侵入身體致病。

北京紫禁城國醫館中醫師索鈞介紹,寒性體質的一大特徵是怕冷,具體的表現通常還有手足冰涼、不喜運動。其原因或許是先天不足,素體陽虛,或後天失調,長期營養不良。

應對寒性體質與夏季吹風納涼的兩難,使用艾葉坐墊是個不錯的辦法。索鈞介紹,艾葉性溫,具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的功效。寒性體質者不妨試著用艾葉自製坐墊──取艾葉500克,曬乾,揉碎,用紗布包製成坐墊。坐墊布最好選用通透性好的棉紗布,以方便藥力透發。

「艾草坐墊法」曾受到清代名醫吳尚先的推崇。他曾在《理瀹駢文》中說:「若內服藥不能達到或恐傷胃氣者,以坐為優矣。」另外索鈞提醒,如果給藥墊加熱,溫度不能過高,以免燙傷皮膚。

寒性體質者除了要注意從外部增加溫度保暖外,還可以常吃些溫熱性食物,夏季可以多吃些薑。

相關新聞

最熱新聞

3祕技治好嬰幼兒便祕
May 24th 2014, 23:26, by 楊林枝

2014年05月25日 04:10 旺報

楊林枝

嬰幼兒便祕是小兒常見病和多發病,由於嬰幼兒以母乳或奶粉為主食,飲食物中缺乏纖維素,對腸道運動的刺激少,加上嬰幼兒腹肌及盆腔肌張力不足,排便推動力差,從而難以將糞便排出體外。

在過去,一些家長為了防治便祕通常選擇餵香蕉、蜂蜜、麻油等,但其容易傷及孩子嬌嫩的脾胃。下面推薦一些很有效的做法:

1、製作玉米糊或玉米。將新鮮玉米粒加水適量放入豆漿機(或其他製漿機)中製成漿液,去渣取汁,再將其汁放入鍋中加熱煮至糊狀即可。每隔2天至3天餵1次,每次30毫升至50毫升。或者將新鮮玉米棒外幾層葉子剝掉只留一層包裹,置於乾盆上放入高壓鍋內乾蒸(不要浸水)15分鐘,蒸熟後直接食用也可。

2、泡中藥茶水。可以把菊花5朵、茉莉花6朵、澎大海1粒、枸杞子8粒、橘皮少許、蓮子心7粒、甘草3粒、適量冰糖這8種材料混在一起加開水浸泡,取汁餵食。每天餵3至4次,每次10毫升至30毫升。

3、按揉嬰幼兒腹部。將嬰幼兒平放在床鋪上,鬆解部分衣褲,用右手掌面以臍為中心按順時針方向按揉小兒腹部,每晚睡前進行1次,每次按揉30至50輪次。但用力要適當,以小兒舒適為宜。

(作者為重慶市潼南縣中醫院醫師)

相關新聞

最熱新聞

喝牛奶有撇步 3招除乳糖不適
May 24th 2014, 23:26, by 許莉

2014年05月25日 04:10 旺報

許莉

▲規律性飲奶能有效降低乳糖不耐症。(取自昵圖網)

▲規律性飲奶能有效降低乳糖不耐症。(取自昵圖網)

牛奶是一種富含優質蛋白的食物,但是總有人不愛它:有的人喝不慣,有的人喝不下,有的人則是不敢喝。想要真正與牛奶「牽手」,我們還需要更瞭解它。

一般來說,空腹飲奶容易出現乳糖不耐症。乳糖不耐症是指一部分人因體內缺乏乳糖酶,不能有效地吸收乳糖,在食用乳糖後出現腹脹、腹痛、噁心等症狀。

應保證規律性飲奶

有人會問,我們每個人從小不都是喝母乳、牛奶長大的嗎?為什麼長大後就喝不得牛奶了?這其實關乎我們的飲食習慣。人小的時候,唯一吃的食物就是母乳,用來維持生長發育時所有的營養所需,人體內是含有乳糖酶的,幫助消化分解母乳帶給人體的養分。

大多數人在成年之後沒有天天喝牛奶的習慣,就相當於切斷了乳糖的來源。沒有乳糖的誘導,乳糖酶就沒有了「工作的動力」,就會出現「罷工」的現象,而引起身體不適。

那麼,乳糖不耐的人如何喝奶?

方法一,拿優酪乳代替牛奶。牛奶是優酪乳的原料,經乳酸菌發酵而成,牛奶經過發酵,其中的乳糖被水解成半乳糖和葡萄糖,也就不存在乳糖不耐受的問題了。

方法二,少量多次飲奶。少量多次的好處在於,不僅可降低單次飲奶中大量乳糖對身體不耐受產生的不適影響,還可以逐漸將已消失的乳糖酶再次誘導出來。只要保證規律性的飲奶次數和數量,乳糖不耐的症狀基本上可以消除。

方法三,吃點主食再飲奶。先吃主食墊胃再喝奶,這樣可以緩解乳糖對腸胃直接的刺激作用,減少不適症狀,同時也能避免空腹飲奶所造成的營養流失。

牛奶、雞蛋不能同食?

此外,也有人提出:牛奶中含有碳酸鹽,雞蛋蛋黃中含有鐵,這兩種物質結合在一起可生成不易吸收的磷酸鐵。時間一長,會出現缺鐵性貧血,臨床上稱作「牛奶、雞蛋貧血症」。這種說法到底能不能站得住腳呢?

需要強調的是,牛奶中富含的是鈣、磷、鉀元素,而並沒有碳酸鹽。那麼退一步說,磷酸鹽和雞蛋蛋黃中的鐵結合成為磷酸鐵,從而妨礙鐵的吸收,這種可能性有沒有呢?

雞蛋本身並不是提供鐵的好食物,且鐵的吸收率低。無論是否遇到牛奶,用雞蛋來補鐵都很不理想。牛奶也是典型的貧鐵食品。因此如果真想補鐵,大可不必和牛奶、雞蛋過意不去。只要吃些富含血紅素鐵的紅肉和內臟類,以及富含維他命、可以幫助鐵吸收的蔬菜水果類食物,就能解決補鐵問題。

所以,不要再戴著「有色眼鏡」看牛奶了。從今天開始,重新把有營養價值的牛奶等乳製品納入你的食物清單,盡情的享受食物帶給你的盛宴吧!

(作者為營養師)

相關新聞

最熱新聞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性感女寫真 的頭像
    性感女寫真

    整型美容

    性感女寫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